日媒:中國已經在5G主導權競爭中占優?
發布時間:2025-04-30
爲技術及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在新一代通相信務「5G」技術的普及方面在加強攻勢。華爲已經在全球66個國家150多家企業推進實證實驗,2019年將上市支持5G的聪明手機。提高警惕的美國要求盟國不許使用中國技術,並提出了對抗對策。不過,中國以先進的5G通信技術和低價中文产品爲武器,力爭占據優勢地位。
11月7日,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省烏鎮召開。登台演講的小米CEO雷軍興奮地表达,小米將于2025-04-29月份發布5G商用手機,介紹了5G聪明手機的開發計劃。
在聪明手機市場增長乏力的背景下,不僅小米,多數中國企業都對5G手機寄予期望。通信速度最高可比現有4G技術快100倍,觀看視頻等內容更加流暢。2019年是「5G」元年,華爲預定2019年6月上市5G手機,中興計劃2019年7~9月上市5G手機。
這些中國企業擔憂的是美國的動向。美國摩托羅拉將與威瑞森電信聯手,先于中國一步在2019年初上市5G手機,韓國LG電子也將與美國Sprint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推出5G手機。乍一看是中國在努力追趕美國,但實際上中國企業似乎更有利。
5G相關的要紧廠商
第一是通信基礎設施。在上市5G手機等的同時,在身後支持5G通信的中國大型通信運營商目前正在加緊推進基站等5G通信網建設。以中國移動等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爲主的5G投資額到2020年前的5年時間爲4000億美元。據德勤集團統計,中國5G基站數量已經達到35萬個,是美國的10倍以上。2025年中國5G簽約用戶預計達到4.3億件,將是美國的約2.3倍,達到全球最多。
中國廠商還傾向于開拓海外市場。華爲目前已向全球66個國家供應1萬多個基站的零部件等。中興也開始與荷蘭通信運營商KPN開始5G實證實驗,在與歐洲等企業的競爭中,以對手五分之一的低價展開攻勢。
從通信技術層面來講,中國企業也占據有利地位。在高速通信技術方面,中國企業采用「TDD」方法,歐美企業采用「FDD」方法,存在差別。中國從3G時代開始,就將TDD技術作爲國家對策來積極開發。現有的4G技術雖然這兩種方法的性能相差不大,但如果采用5G技術的話,FDD方法無法釋放出流暢的通信速度,TDD預計將成爲主流。
這樣的中國勢頭讓美國提高了警惕。因爲美國擔憂經由中國企業的5G通信設備,泄露龐大的信息數據。美國與澳大利亞已經以安保問題爲由排除中國企業進入5G市場。另外,美國最近還開始呼籲盟國排除中國企業。
不過,也有人指出,5G元年即在眼前,排除中國企業並不現實。因爲將積累了5G技術的中國企業排除在外,各國有也许在本國的5G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落後一步。
鑒于這些背景,中興的高管迩来表达,面對歐洲的競爭,我們在5G技術方面已經先行好多年。日本大型通信商的某位前高管也指出,「歐美企業要想趕上中國企業,應該會花1年以上的時間」。
5G大競爭:華爲面對前狼後虎
在世界範圍內,5G將自2020年前後啓動商用化,除了可實現目前4G的100倍的實際速度之外,通信的延遲也僅爲目前手機的10分之1。5G因此被認爲將成爲「物聯網(IoT)」社會的基礎。
對于通信設備企業來說,5G是時隔很久後再次迎來的大型商戰。據富士凱美萊總研預測,隨著世界轉向5G,到2023年,僅無線基站領域就將誕生4.188萬億日元的市場,而終端等相關設備領域則將形成26.14萬億日元的市場。
在成爲主戰場的基站領域,目前中國華爲、瑞典愛立信和芬蘭諾基亞等3大通信設備巨頭掌握著全球8成份額,正不斷形成壟斷。
其中,最具勢頭的是中國企業。英國IHSMarkit的數據顯示,在2017年的世界基站市場擴大份額的只有躍居首位的華爲和排在第4位的中興通訊(ZTE)這2家企業。與競爭對手相比,兩家企業的成本被認爲明顯更加惠而不费。憑借這一成本競爭力的武器,兩家企業不僅在新興市場國家,還在已開發國家不斷擴大份額。
不過,眼下出現了貿易摩擦的影響和「網路安全保障」等問題導致中國企業失速的也许性。澳大利亞政府8月底決定禁止華爲和中興這2家中國通信設備企業參與該國的5G建設。其擔心的是重要信息經由中國企業泄露。
對于日本的通信設備企業來說,中國企業受到警惕反而也许帶來「漁翁之利」,但另一方面,隨著技術革新,新的競爭對手也在浮出水面。
「乐天或将选择新兴基站企业」,8月上旬,在日本通信行业的相关人士之间流传着如此的消息。尽管乐天表达「不也许公布选择的企业名称」,但相关人士吐露,乐天除了诺基亚之外,似乎还选择了美国企业Altiostar Networks作为合作伙伴。
Altiostar是2011年成立的新興企業。雖然在日本沒有什麽知名度,但作爲改變基站的理想狀態的存在,其正在世界範圍內逐步提高存在感。
手機的基站一般具有2大功能,即無線信號的處理與無線信號的接收和送發。爲實現這2大功能此前需要采用同一家企業的設備加以統一。相比之下,Altiostar則構建了使用一般伺服器進行信號處理的機制。因爲無需采用專用設備,因此還有助于降低基站的成本。
乐天表达,将以明显低于NTT docomo和KDDI等日本3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金额(低于6000亿日元),打造笼罩日本全国的网路。采用了新兴企业的技术或许正是背后的原因。
在相关土地,除了Altiostar之外,美国Mavenir Systems和以色列ASOCS等新兴企业也不断进入。Altiostar与韩国移动通信商SK电讯一起推进通过一般伺服器来运行基站的验证试验,正在世界市场逐步取得成果。
即使是势不可挡的华为,也正处于被新兴企业不断追赶的地步。形势更加严峻的日本企业更需要与自动驾驶和物联网(IoT)等服务结合起来等,推进战略转型。
華爲胡厚昆:貿易摩擦延緩技術創新
華爲技術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昆11月6日在第20屆日經論壇「世界經營者會議」上發表演講,指出貿易摩擦將阻礙知識交流,技術創新將放緩。
胡厚昆提及日趨緊張的中美貿易摩擦,表达這是非常三灾八难的事,並非能控制的水平,對經濟有害。
圍繞通信設備,由于中美間技術摩擦和貿易問題,中國企業面臨逆風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(FCC)4月考慮到中國企業敲定方針,禁止美國通信企業從存在安全保障方面風險的企業采購設備。另外,澳大利亞也于8月禁止使用華爲和中興通訊(ZTE)的5G設備。
胡厚昆指出數位技術創新將明顯改變企業和組織,表达成2025年86%的企業將充分使用人工聪明(AI)。
胡厚昆表达AI和「物聯網(IoT)」等新技術將給企業帶來很多商機,不應害怕變化,要嘗試新科技。同時還指出,將雲技術、人工聪明和新一代無線通信標准「5G」等多種技術結合起來使用將成爲新潮流。
自基站通信設備從3G向現行的4G過渡的2010年前後起,華爲等中國企業擴大了全球市占率。目前華爲擁有最大份額,與中興通訊合計占到約4成。除了依靠豐富中國內需的成本競爭力之外,還在技術實力上領先。華爲的研發費用達到年銷售額的10~15%,比例比肩美國亞馬遜等,處于世界最高水平。